图为公交车事故模拟演习现场。 记者金建武通讯员章雁中摄
昨日下午2点半,K999路公交车“发生”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,萧山公交公司的事故处置指挥部和人员救护、营运调度、安全生产、车辆维护、后勤保障、信息报道等应急处置小组立即投入运作。这是区公交公司正在进行的“公交车重特大事故模拟演习”。
“事故”很突然小心可免灾
K999路公交车行驶至红垦路段时,突然,一辆自行车横穿马路,司机在避让过程中向右打方向盘,导致车辆与右侧正常骑行的自行车相擦,公交车冲出路基后与高压电杆相碰才停车。事故造成两名骑车人重伤,车上多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,电杆断裂、移位。
“事故”发生后,司机立即停车熄火,关闭路牌灯,打开双跳灯,摆放警示牌,察看“伤员”伤势,保护现场,拨打“110”报警,同时向当班调度员和车队报告情况。
应急处置小组配合天衣无缝
报告完现场情况后不久,司机接到了当班调度员转来的公司指令,要求司机注意路况,保护现场,临时安置乘客。与此同时,应急救护处置小组携带工具赶往事发地点,对伤者进行抢救和安抚家属。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小组也赶到了“事故”现场,进行“事故”现场勘察、取证、绘图等工作,并配合交警调查处理;运营调度应急处置小组有序开展信息收集、现场警戒,指挥过往车辆、行人有序通行,并做好车辆调度和乘客接驳;车辆维护应急处置小组组织人员和抢修车辆进行抢修、拖离,确保人员安全和道路畅通;后勤保障小组将处置事故所需的各类应急物资、设备运到现场。
首次安排媒体接待
“事故”现场,各路记者已经赶到,几乎是追着萧山公交的人询问情况。萧山公交负责人向主管部门汇报“事故”情况后,立即召集各应急小组组长召开事故分析会,会上确定以“正面应对、真实通报、主动引导”的原则,接受媒体记者采访。
代表萧山公交接待记者的“新闻发言人”出现在了记者面前,10多分钟后,现场采访结束,记者们纷纷离去。在场的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过去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,记者们各显神通,围追堵截,反而分散了处置事故的精力。采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际效果很好。既能把事情真相告诉民众,又能阻止谣言的传播。萧山公交安排媒体接待是一种创新之举。
据了解,全区每年进行各类应急演练不下百场,但安排媒体接待演习的从未有过,萧山公交是第一次。社会学家李宛平认为,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望者、代言人,事发后,当事方的媒体应对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以及事件的处理。当事方封堵信息、设置报道障碍,不但不能缓和事态、化解矛盾,反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应付状态,导致事件的处理难度加大,同时也导致公众对其公信力下降。